档案室十防建设具体实施有哪些呢?
档案室十防建设具体实施有哪些呢?
根据国家档案局令第13号《机关档案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机关应当做好档案防火、防盗、防紫外线、防有害生物、防水、防潮、防尘、防高温、防污染等防护工作。库房温湿度应当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规定。
一、防火
建立档案库房防火制度,明确防火责任,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和培训。
库房附近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库房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等,并定期检查、更换,确保器材完好有效。
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实现火灾的及时发现和扑救。
设置消防通道,确保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通行畅通。
二、防潮
库房内配备温湿度计,经常检查记录,并根据室内温湿度情况,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调剂,如开窗通风、放置干燥剂等。
使用除湿机、空调等设备,根据档案存储需求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确保档案处于适宜的保存环境。
三、防尘
库房门窗密封性要好,可使用橡皮条、空心胶条贴在门、窗的周边加强其密封性。
库房门口设置防尘垫,人员进出库房需穿鞋套。
定期打扫库内卫生,清洗档案、档案柜架、库房四壁、天花、地面及空调等设备。
使用合适的档案包装材料,如牛皮纸、无酸纸等,将档案放置在专用档案盒内。
四、防鼠
经常查看库房是否有鼠迹,定期放置灭鼠药。
库房门窗缝隙应小于5mm,且宜采用金属门或下缘包铁皮的木门。
五、防盗
库房门窗用铁皮和钢筋焊接加固,门安装三保险锁和报警器。
节假日加封条,对库房进行封闭管理。
六、防光
库房的窗户装挂遮光窗帘,避免阳光直射档案。
库房内宜使用含紫外线少的人工光源,如白炽灯,不宜使用日光灯。
尽量减少档案使用过程中受光照射的时间和光辐射的强度。
七、防虫
档案入库前进行消毒除霉,杀死有害生物。
保持库房恒温恒湿,每天检查库房温湿度变化并进行登记、分析、调整。
使用合适的防虫剂,如香草、樟脑、长效防霉驱虫灵等,并定期更换。
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发现虫害及时处理。
八、防水
经常检查库房楼顶和墙面,做好防水防漏处理。
库房地面应采用防水材料,并设置防潮层。
经常检查暖气管等管道,发现漏水迹象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九、防高温
温度应保持在14℃~24℃之间,日变化幅度不超过±2℃。
配备空调、温湿度计、智能温湿度记录仪等设备,实时监控和调控库房温湿度。
应随时关好库房门窗,以防库外高温影响库内。
十、防污染
监测档案室内外CO2、SO2等有害气体的含量,及时通风以降低其浓度。
库房内部装修和装具应选用环保材料,避免有害气体挥发。
加强库房门窗管理,定期检查清理库房,防止有害气体进入。
综上所述,档案库房的“十防”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延长档案的寿命。在实施这些措施时,应注重细节和实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