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典型案例 - 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探索建设信创环境下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的创新突破与具体实践

2025-03-21 16:09:00 国家档案局 13

档案信息化是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数字档案馆是档案信息化的重要实现载体。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主动融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把创建数字档案馆作为深化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的重要抓手,通过全范围完善基础设施、全流程优化系统功能、全领域丰富数字资源、全过程保障运行安全、全方位提升服务效能。2022年8月25日通过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系统测试,是省级档案馆中成为全国第六家、西北第一家以及首个信创环境下的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在宁夏档案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家档案局反馈意见指出,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立足信创环境建设数字档案馆,架构设计科学、技术选择合理、整体水平先进,在全国创造了新鲜经验,在中西部具有示范引领意义,位列全国第一梯队。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分别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明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为起点,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成效

数字档案馆建设涉及网络、计算机软硬件等诸多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综合性信息工程。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深刻认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发展困局,主动把握档案信息化战略转型发展机遇,始终保持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劲头,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在引领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关键性跨越: 一是在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下,坚持和加快国产化替代步伐,围绕网络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软件等方面全面加强系统集成,攻克了信创环境下软硬件适配等方面诸多技术难题,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实现了系统安全可控。 二是建成了“1站(宁夏档案服务网站)、3网(局域网、政务网、互联网)、6大系统(数字档案馆管理系统、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系统、智能库房管理系统、数字档案室系统、电子档案接收系统、馆际共享服务系统)”,满足区市县三级1400家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在线归档、电子档案在线移交接收的需求,27家综合档案馆可在线接收同级电子档案,数字档案资源有效贯通。 三是依托互联网、政务网、局域网,不断满足社会公众查阅开放档案信息、馆际开放资源共享的需求,特别是通过馆际共享服务系统,实现“手机查询、馆际联动、就近出证”,档案利用服务新模式受到群众好评,用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主要做法

一是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决贯彻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正确政治方向引领数字档案馆创建。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加快推进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重要要求,认真学习贯彻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在“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中学出了对档案事业的崇高情怀、争创数字档案馆的信心决心,在坚决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融入数字赋能计划、助力数字宁夏建设中忠诚践行以档案数字赋能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历史责任,切实把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自治区党代会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是坚持项目化运作、清单化管理、工程化推进,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办成了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对标国家档案局创建数字档案馆要求,对照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和系统测试办法,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分解创建工作任务,将5大类99个关键指标200多个子项全部落到底。召开全面部署动员会、重点任务调度会、专家技术指导会,紧盯节点推动任务落实,深入解读系统测试技术指标,集中解决难点堵点问题,认真开展数字档案馆系统自测自评,高标准高水平完成了创建任务。国家档案局用“两个想不到”高度评价宁夏创建工作,想不到宁夏作为西部地区加快信息化战略转型有如此的雄心壮志,想不到宁夏创建数字档案馆紧跟东部前沿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干精神,锻炼队伍、锤炼作风、提升能力,在坚守平凡中创造非凡。全馆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馆主要领导身先士卒带头干,抓谋划部署,抓专班组建,抓工作推进,抓督导检查;分管领导扑下身子靠前干,带领工作专班,逐项细化措施,全力推进落实,优化完善提升;干部职工紧扣馆藏档案数字化、数字档案全面质检等重点任务,加班加点,连续奋战,苦干实干拼命干;特别是面对数字档案馆这一全新课题,成立青年突击队,认真研究政策文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努力攻克技术难题;通过一场场硬仗、一次次攻关,树立了实干导向,锻炼了干部队伍,提升了业务能力,进一步提振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作者: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馆

电话咨询
在线地图
QQ客服